为进一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,提升病历内涵建设,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12月30日下午,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【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(筹)】召开了全国病历书写大赛二等奖获奖病历分享会。医院院长项耀钧、副院长潘耀良、副院长周克祥,各病区科主任,全体医生参加会议。会议由医务科科长朱细海主持。
▲ 全国病历书写大赛二等奖获奖病历分享会
12月1日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《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2024第六届中国医院品质医疗发展大会“全面提升病历内涵质量——全国医院病历规范化书写大赛”经过案例征集、组委会初审、路演汇报、专家组评选等环节最终在江苏无锡圆满落幕。在院长项耀钧、7A神经内三科主任张静波的指导下,7A神经内三科刘晓晨医生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大赛二等奖。
朱细海科长介绍,本次大赛自2024年10月10日启动,在为期1个月的案例征集期里,征集了400余份病历,涉及26个临床专科,其中内科体系12个专科,外科体系12个专科。参赛单位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百家医院,其中公立医院占68.8%,社会办医院占31.2%;三级医院占63.5%,二级及以下医院占36.5%。
▲ 刘晓晨医生作分享
会上,刘晓晨医生以《以行走不稳伴发精神异常的脑病诊疗思考》为题,讲述一例“韦尼克脑病”的疑难病例,病征似是寻常却内里乾坤,病理分析独特精到,逻辑演绎丝丝入扣,确诊结论使人顿有云开雾散之清朗。“鉴别诊断出彩,体现专科对神经科重要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能力;入院记录有相关重要评分很好;病历书写简洁明了,体现住院医师病历书写功底。”该病例得到当时大赛评委高度评价。
刘晓晨医生表示,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,再通过详尽的病史与查体,才能从纷繁杂乱的证据中,抽丝剥茧找到真正元凶。要用临床思维帮助患者科学决策。要多观察、多思考才能写出有灵魂的病历,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。
▲ 张静波主任作分享
随后,张静波主任再次对刘晓晨医生分享的“韦尼克脑病”病例进行了深入剖析。完整的病史记录、精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、详实的诊疗计划、深入的临床思维分析、规范的病历书写……展示了神经内科医生在复杂病例中的卓越才能、深厚功底和高度责任感。
她认为,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病历,需要很多积淀,包括对生命的敬畏心、对专业的热爱心、对知识的渴望心、临床基本功、知识储备、思考。张静波主任勉励年轻医生: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要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,才能厚积薄发,实现自我成长。
▲ 互动交流
张静波主任、刘晓晨医生的精彩分享让在场医务人员获益匪浅。随后,大家还就临床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。
▲ 潘耀良副院长发言
潘耀良副院长作总结发言。“态度决定一切,功夫在平时,出彩靠积累”,他要求大家平时要注重病历书写,各级医生都要负起责任,不断提升病历书写水平。
▲ 项耀钧院长讲话
病历不仅是病情的记录,更是医生临床思维的体现。最后,项耀钧院长希望,临床医生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,注重日常积累学习,培养提升临床思维能力,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,进而推动医疗质量提升,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上一篇:重质控 促提升 保安全 ︱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召开病历内涵质量督查总结分析讲评会 下一篇:没有了沈玉芹教授团队莅临医院指导心脏康复中心建设,助力医院康复医疗...【详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