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科作为我院的优先发展学科,对于我院的常见疾病,如各种脑科疾病,中西医结合,效果显著。中医注重整体观念,辨证论治,同样也适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等各科疾病,可以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,平衡阴阳、调理脏腑。临床以中医四诊为基础,施以传统的针灸、推拿、方药等内外治法,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专长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制宜……【查看详情】
我院以脑科疾病为特色,发扬中医中药,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金森医学博士团队合作签约定期坐诊。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专家医疗团队由老中青医学专家组建而成,该医疗团队是一支以传统中医诊疗方法(针灸、推拿、中药三者结合)为基础,广泛涉及预防、保健、医疗、康复(四者联动),承担科学管控、调理诊治、维护人体生命全过程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……【查看详情】
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特点以及长期治疗脑中风、脑外伤后遗症、帕金森、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临床经验创立的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。协同增效,内外并治,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,副作用小,疗程短。
利用中药材的芳香性气味及提取的芳香精油调节脏腑气机、平衡机体阴阳。具有渗透好、代谢快、不滞留的特点,同时又易于透过血脑屏障。可治疗原发性失眠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、改善血压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、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,减轻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等疾病。
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。针灸头部腧穴具有调动五脏六腑之精气、通调一身阳气之功能。可利于脑缺血区消除水肿,增强脑组织供血量,改善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,促进患者康复;对睡眠障碍、眩晕、头痛、脑卒中认知障碍、脑卒中后抑郁、尿失禁等也有帮助。
运用针灸、埋线、拔罐和中药治疗肥胖症,结合饮食指导,可有效控制肥胖。小儿遗尿和小儿多动症是小儿的常见问题,针灸、拔罐和中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该疗法结合中医长针深刺技术,对尾骶部四个特定穴位采用特殊针灸方法,并加以电刺激,增强盆底肌肉支持力量,调节支配盆底感觉的神经功能,对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。
针体似针前端平口带刃似刀,既能刺激穴位,疏通经络,又可以松解粘连,解除对神经、血管、肌腱等的压迫,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。痛苦小、恢复快,对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。
肿瘤治疗涉及多个学科,中医治疗是其中的重要一环。中医药治疗肿瘤强调以扶正祛邪,辨证论治,个体化治疗为原则。我院中医科利用中药饮片结合针灸、拔罐、艾灸等非药物治疗,把经典方、知名医生名方纳入治疗方案,可有效提升肿瘤整体治疗水平。中医治疗可促进肿瘤患者术后身体恢复,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。在化疗程结束后,中医可继续患者的后期治疗,防止肿瘤复发转移。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、延长生存期。
我科不仅有临床经验丰富、中医底蕴深厚的专家,如擅长中医药治疗肿瘤、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脑梗死后遗症、冠心病等疾病的祝永锋专家;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,专注中医脑病治疗近20余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朱宝宽;注重针药结合,内外同治的李建萍专家;在中医、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的余素琴专家;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医专家谢嘉文副教授;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、副主任医师张德荣;30年丰富诊疗经验的上海中医针灸专家崔玉凤;中医学博士陈子瑜等诸多知名中医专家,属老中青黄金搭配的技术梯队,真正做到病有专术、人有专长,竭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…………【查看详情】
疏通经络:选择相应的穴位,运用针灸、艾炙、推拿等手法及针点刺出血等手法使经络通畅,气血运行正常。
调和阴阳:疾病发生的机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。穴位刺激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、经穴配伍和针灸等手法调和阴阳。
扶正祛邪: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,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。穴位刺激治病,就是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经络传导:疗法能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,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。
激发经气:药物外敷刺激了穴位,激发了经气,调动了经脉的功能,从而达到行气血、调阴阳的作用。
内病外治:疗法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,作用直接,适应症广泛,对许多沉疴痼疾功效显著。
督灸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,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灸,涵盖经络、腧穴、艾灸、药物及发泡等的综合治疗作用,具有温阳散寒、壮骨透肌、破淤散结、通痹止痛的功效,特别适用于慢性病,如类风湿性关节炎,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等。